杭州运河旅游网 返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钱塘江上话未来 拥江发展“豪华智囊团”昨天坐船考察钱塘江两岸
发表日期:2017-09-22

2017-09-16 都市快报

“运河行”漕舫把专家们送到富阳东洲岛

香港专家王缉宪透过船窗观察钱江两岸

从“跨江”到“拥江”

是拥在怀里,捧在手心上,这是理念的转变

记者 殷军领 刘云 摄影 夏阳

本报讯 三堡船闸,京杭大运河从这里汇入钱塘江,连通着杭州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和未来。

昨天下午,参加杭州“拥江发展”战略全国研讨会的5位国内专家(李晓江、李贵才、王缉宪、宁越敏、沈清基)从这里出发,坐船考察钱塘江两岸。

都市快报“快直播”全程进行直播,从三堡船闸到富阳东洲岛,三个小时内,共有20多万网友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新浪微博、北京时间、都市快报“杭州新闻”客户端等,和专家们一起领略了钱塘江两岸风光。

李晓江:

“拥江发展就是要把钱塘江‘拥在怀里,捧在手心上,更加呵护’”

专家们乘坐的游船由杭州市运河集团提供,船体上“运河行”三个字古色古香,船头尾雕刻着良渚文化“神徽”。

一上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晓江,就开启了“观察模式”。

他一左一右,钱塘江的两岸,对照着看。记者实在好奇,问他在看什么?

李晓江说:“你看看左边,一排排都是高楼,四五十层楼高,挤在一起。而快到之江路这一带,楼没有那么高,绿化也好,树多,背后的山也看得到,感觉是不是很舒朗?”

“拥江发展,并不是说江的两边都要开发,都要盖楼,不要光想着开发,时代变了,想法也要变!”

李教授连着举了好几个例子——

30年前,只要有人愿意给你一个工作,谁还顾得上是哪个城市、给什么待遇、上班时间等等,有机会就好,都抢着去;30年后,找工作,得想想待遇好不好,这个工作会不会影响生活品质,还要想想小孩子方不方便读书等等问题。

30年前,很少有人健身,哪怕有,路上跑个步,就不错了;30年后,都知道去健身房,还要找私教一对一地教。

30年前,工厂边上的房子,都想住进去;30年后,听说离工厂有点近,这个房子谁还愿意要?

就像“跨江”到“拥江”,李晓江说,这就是进步!

就说这个“拥”字,谁会去拥一条有污染的江?谁会去拥一条没有人文、没有生态的江?所以,从这个“拥”字上,就可看出我们杭州城市发展的理念在改变。

一个城市做建设规划,动手之前,要先观察这个社会,最关键的是要观察这个社会的变化。

比如现在,拥江发展并不是说要做大发展,而是一定要调整产业结构,时代不同了,有些产业该退出就退出,比如说高消耗、高排放的企业,就应该坚定地退出。跟着城市的转型来调整产业结构。

当然,有些东西还得坚持不变,比如绿水青山、幸福安宁、健康安全……

那么,杭州拥江发展该怎么拥?虽然今天李教授要做主旨演讲,但他昨天也大致谈了谈思路。他认为,就是要把钱塘江“拥在怀里,捧在手心上,更加呵护”。

这个要怎么理解?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

1999年,他在深圳做城市规划,当时有一位市领导,带队站在高楼上,指着不远处的香港:“十年前,人人都羡慕人家的高楼大厦;十年后,才发现更羡慕人家的绿水青山。

“一幢幢高楼,是把这一块土地的价值追求到最大化,但是舍弃了城市的价值。世界上没有哪个发达国家的住宅楼,都是往高里建的。大多数走过这个弯路的城市,到了最后,高层住宅都变成了贫民窟。”

船到六和塔,视线再转回到之江路,李晓江一下子有点小激动,说他40年前,还在同济大学读书时,假期到杭州来素描写生,就在六和塔下的钱塘江里游过泳!

“40年了,六和塔这一带,几乎没有变化。杭州把最重要的山山水水保护得很好!

“尤其是西湖。别的不说,西湖就是杭州最成功的模式,还有西溪湿地,都是因为保护得好,才有今天这样的景致,是别人绝对建不出来的。”

李晓江说:“拥江发展,钱塘江沿岸要怎么发展,也要用保护西湖的思维去考虑,生态、人文、历史,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李贵才:

“拥江发展 最根本的是

要发挥好城市文化”

运河号溯钱塘江而上,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两岸江景徐徐打开。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李贵才拿出相机拍照,说要留作素材。

“杭州这座城市很特别,它是座人人都说好的城市。不管是它的自然风景,还是人文素养,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

李贵才院长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科学、景观生态学研究。“我研究过国内外很多城市,不像北京、上海很浮躁,杭州很安静,城市安静,城市生活安静,城市发展得也很安静。这就是杭州的城市气质,低调、实干、厚积薄发”。

杭州从京杭大运河到西湖,到现在“拥江发展”走向钱塘江时代,城市格局进一步打开,这是杭州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拥江发展如何“拥”,李贵才没有谈他擅长的规划领域,“这些大家都知道,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好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城市也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李贵才说,拿深圳来说,深圳是移民城市,竞争强,因此孕育了创新基因。杭州是山水园林城市,但是出了阿里巴巴,兼具创业创新基因,这是杭州所独有的城市特质,要好好利用。

王缉宪:

“拥江发展 交通必须要想在前面”

游船过了之江大桥,专家们的眼睛也亮了起来。“终于不用看高楼大厦了,富春山居图景什么时候到?” 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王缉宪边拍边问。

王缉宪2012年曾来过杭州,为破解杭州交通“行车难、停车难”提出过建议。

拥江发展,意味着要跨江,必须把解决交通问题想在前面,是建设跨江大桥,还是开挖过江隧道?城市内部与外围,城市内部各区块之间如何快捷连通?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还有停车问题,首先是管理问题。香港从来不会为了迁就开车人,去增加停车泊位。香港约有90%的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例全世界第一。这么多人不买车或者放弃开车,马路当然就畅通了。”王缉宪说。

宁越敏:

“钱塘江的优势是什么?是沿线的自然风景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一路在把钱塘江和上海黄浦江做对比——

“城市发展,水是很重要的因素,上海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世界上很多知名城市把江河海岸线作为城市发展轴线,比如英国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杭州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提出‘拥江发展’顺应城市发展潮流,我认为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实力。

“但是杭州又和上海不一样,上海黄浦江水流平缓,是天然避风港,也是因为港口发展起来的;钱塘江是条凶江,没有通航大型船舶的水文条件。

“钱塘江的优势是什么?是沿线的自然风景资源,我认为应该发展‘文化+’‘生态+’‘风景+’的可识别、有特质的特色功能空间,关注高端目标人群的休闲、精神需求,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产品。

“生态资源是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沈清基:

“主要准备了城市景观带和交通方面的建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清基几乎没空说话,一直在不停地拍照。

六和塔、钱江一桥、之江大桥……每看到一个景点,就端着相机在船头、船侧选取不同角度拍照。

关于杭州如何拥江发展,沈教授做了充分准备,主要是城市景观带和交通方面。他略带神秘地说:“明天会上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