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旅游网 返回首页-->
首页   >>   公司动态   >>   媒体报道
公司动态
 
见证运河申遗前这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快报记者前天早上偶遇世遗专家
发表日期:2013-09-27
2013-09-27 都市快报
记者 陈奕
前天早晨,细雨绵绵,吹了一夜的北风,让杭城的秋意瞬间浓了起来。

城北拱宸桥东头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里,几个小伢儿正在博物馆大厅的玻璃地面上蹒跚学步。

9点多,一位满头灰发、身穿白衬衣的外籍女士出现在大厅。她环顾四周,眼光拂过大厅的背景墙、简介,最后落在那些小小的快乐身影上,微笑,站定。

她,就是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委托,专程到中国来现场踏勘大运河申遗情况的专家之一,来自印度的Rima HOOja(莉玛·胡贾)女士,同时也是一位考古学家、作家、历史学家,ICOMOS印度执委会的副主席。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自强以及运河研究专家、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书恒陪同她而来。杭州方面,主要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办公室主任王水法和杭州运河综保委主任李包相等人陪同。

当天,刚好到运河博物馆收集相关申遗材料的我,与她不期而遇,有幸与这位国际著名世遗专家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见证了运河申遗前这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特别关注漕运

杨芳,运河博物馆的讲解部主任,前天早上专程负责给莉玛女士做讲解。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中国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展览面积近5000平方米。

“中国大运河各个段落中,浙江段大运河是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也是中国历代通过大运河从江南地区收集和汇聚漕粮的主要通道。”

杨芳的话,通过翻译,一一译给莉玛,她边听边点头。

当走到第二展厅,看到展墙上贴着一张《京城所需漕粮变化一览表》,她凑上前仔细研究,然后抬起头问:为什么京城需要的漕粮增长这么快?

表格上写着:元初(所需漕粮为):10万石;1283年:27.5万石;1289年:91.1万石;1290年,151.3万石;1309年:238.6万石;1326年:335.1万石(注:石,音dan,古代市制容量单位,宋时,一石大米约59.2公斤)。

陪同人员解释,这跟当时京城的城市发展有关,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一带不得不为此运输更多的漕粮。

关于漕运的话题,明显是莉玛最关心的。接下来,她专门看了当时苏州官府征收粮食使用的标准量具,并花了约8分钟时间,观看了一部《漕运故事》的电视片——

大运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漕运。漕运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止于19世纪末,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大运河发展的运输功能见证。

以前江南地区的漕粮,一般都是先运到杭州,在这里再装船运上京。当时运河杭州段,漕船挤挤,漕粮济济,一派繁忙,这也直接促使了运河沿岸城市包括杭州、扬州在内的诸多城市繁荣。

但由于当时没有内燃机,漕船都是靠人工摇船。这些摇船郎的辛苦,在当时传唱很广的一首运河小调里可见一斑——

运河水长又长

千船万船运皇粮

漕米堆满舱

漕夫饿断肠

有姑娘谁也不嫁摇船郎

  

欣然留言——“衷心祝福大运河”

从影视厅出来,莉玛又专门考察了应申遗要求开设的大运河浙江段申遗展示厅,主要展示大运河浙江段的主要申遗点段、河道变迁、遗产价值、保护规划等。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运河边的很多历史文化遗存。杭州西兴官河这里也有一个古闸门,叫“永兴闸”,是连通浙东古运河和钱塘江的水闸门,去年杭州市考古所对此进行发掘,闸门的凹槽还在,可看出是双闸门。

听说,这次莉玛在西兴就对永兴闸表现出浓厚兴趣,驻足停留研究了很长时间。

展厅尽头,有一根蓝色的心愿柱,上面贴了杭州市民对运河申遗的祝愿。莉玛很想听听大家是怎么写的,问杨芳能否念一念?

智慧的传承让古老的运河年年常青”、“运河水系犹如丝丝血脉,滋润着杭州这座城市,成就了自己繁华的千古绝唱”……

或许是被杭州市民的热心感动,当馆方提出,能否请莉玛也写一句祝福语时,她欣然应允。

她用英语、印度语,分别写下一句祝福语——“衷心祝福大运河”,并高兴地贴到心愿柱上。

最后离开时,看到门口有块电子签名屏,在王水法的示范下,她兴致盎然地签下了大名。

  

运河申遗材料 要反映手工艺活态馆内容

细雨蒙蒙中,莉玛女士一行翻过拱宸桥,来到桥西历史街区。

拱宸桥是这次运河申遗的重要申遗点之一,莉玛详细询问了拱宸桥的建筑结构和保护情况,再一路南行,走进手工艺活态馆。

活态馆由原来的通益公纱厂厂房改建而来,目前集聚了杭州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以工匠现场演绎的方式向人展陈。

莉玛兴致勃勃地看了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陶字、剪纸、黄杨木雕、绣花鞋等的制作过程,还现场学起了毛笔字和织布,并和来参观的孩子们合影。

手工艺活态馆别具一格的展陈方式,看起来给莉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建议,要在运河申遗的相关材料上,反映手工艺活态馆这方面的内容。

在随后的大运河杭州段遗产监测中心,莉玛还专门查看了桥西历史街区的相关档案,并询问运河杭州段船只的限速问题。

  

  赞赏富义仓的保护再次利用

  从桥西历史街区的物产码头坐船,船行10多分钟,就到了富义仓。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地处胜利河与古运河交叉口,是清代国家战略粮食储备仓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

  它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作为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实物见证,杭州于2007年对其进行了原汁原味的修复。

  目前,这里已利用成了一个休闲、创意产业集聚的地方,有咖啡馆、茶吧,赵志刚的越剧工作室也在里面。

  莉玛对老建筑的保护再次利用很赞赏,富义仓的卸货码头、仓壁砖墙,她都看得很仔细,甚至还留意到了码头砖缝里钻出的小草,担心会毁坏文物。

  她对当时的米仓管理程序也很感兴趣,问:当时仓库保管员是如何给刚进仓的粮食分门归类?谷仓那么高,人们又是怎么把米倒进谷仓内?富义仓的卸货码头什么设在支流胜利河上,而不是在运河上?陪同人员一一给她做了解释。

  一直到中午12:30,才结束半天的“考试”。


活动汇总